上奇点公益,快速找到需要的公益信息

倡导公益数据共享理念,传播信息技术,提升公益行业效率,推动公益信息对称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奇点讲公益

奇点讲公益

AI可以决定谁拿公益资助吗?一场关于公平的科技狂想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发布者:奇点公益

0

如果明天醒来,公益资助项目的评审员全变成了机器人...


AI评审官翻阅着申请资料,电子眼闪烁着红光:"根据算法判定,第307号申请者——驳回!"


这个赛博朋克式的场景,公益资助项目不再由人来评审项目,而是交给一台超级AI来打分、排队、分配资金……

听起来高效又公平,对吗?


但,这真的会让公益更美好吗?


图片
图片
#1
【实验开始】当AI成为资助评审官


假设我们是一家成立 10 多年的资助型基金会,我们每年拿出 300 万资助 10 个公益项目。为了提升工作效率、进一步打造“公平公正”的资助环境,我们与技术团队研发了一款高智商的“ AI 公益项目评审官”。


我们选择了一款 AI 大模型作为基座,然后给AI投喂了三大"营养剂":

1️⃣ 十年来的资助项目数据库(包含入选、资助名单上的各类项目信息、评审记录、项目成果等);

2️⃣ 机构社交媒体影响力报表(若是基金会有其他指标,这部分放其他指标的信息,例如往期项目评估结果等);

3️⃣机构的年报、年审、团队介绍等(一些被入选、被资助机构的基础资料)。


训练出的"完美项目模型"正在运转:

📈 各项数据漂亮的头部机构 → ✅

🎯 筹款百万、粉丝百万的网红项目 → ✅

🏛️ 注册满10年的5A 基金会 → ✅


乍一看,我们的 AI 评审官效率超高!

不再需要专家开会吵半天,3000 份方案的审核时间从 1 个月缩短至3天,且只需要支付 20 元电费作为酬劳;

没有人情关系干扰,机器不徇私,感觉特别“客观”, 丁卯清晰,数据说话......


而另一边:

🌱 刚成立的流浪猫救助站 → ❌(数据不足)

🎨 少数民族非遗传承计划 → ❌(传播力弱)

🦽 残障人士就业培训 → ❌(ROI不达标)

💥 系统提示:已淘汰87%的"低效项目"。


你是否会觉得:原来,AI也会“偏心”。


图片
图片
#2
【实验失衡】 AI 的结果是否还能代表公正


从我们拿到AI 推荐的 13% 的公益项目+87% 淘汰的项目的结果时,我们就知道这一定是出了问题。从整个流程中,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:


  • 马太效应增强:强者愈强,80%资金流向20%的机构;

  • 资助温度缺失:那个总垫钱做基层服务的张阿姨,永远比不过冷冰冰的KPI;

  • 失去项目多元性:人们只研究上次获奖的项目,1:1 复刻迎合“AI评审” 的喜好,甚至使用更高级的“AI”来打败 “评审官AI”。

#3
【实验反思】究竟为什么AI也会有偏见?


其实,从模型选择、数据训练、逻辑设定等方面来看,我们的 AI 评审官并没有大错,甚至真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资助项目中的“人情关系”、“个人喜好”、“答辩表现”等影响因素对项目公正性的影响。

ps:本文仅针对 “AI 评审”作出假设与畅聊,不涉及任何评判、调侃资助型机构及资助选拔等内容,请大家切莫偏题哈。


那么你就会问,那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?其实不然,我们可以看到 AI 评审,也有这以下三方面的致命缺点:

✔ 数据偏见: AI学的是“历史经验”,如果过去资助的偏向城市大机构,AI就会认为它们是“更好的选择”,只认识"过去的好学生"


✔ 算法黑箱: AI打分的逻辑无法完全解释(就像网络摇号,所谓的“透明算法”实际全部隐藏),只是数据计算与代码运行,一步到位输出结果,评审过程失去了透明度,连开发者都说不清为什么扣那0.5分。

ps:如果你说让“AI 评审”保留并输出类似 Deepseek的深度思考过程,以此作为评审步骤与透明度,并且此过程全部公开,我们只想说那还是一台被提前设定好程序、只会运行既定逻辑的机器结果,并非我们追求的透明。


✔ 价值观缺位: 公益资助不仅仅是“算分”,更关乎弱势群体、地方现状、真实需求、解决方案、社会公平、社会资源调动等价值判断,而AI并不理解这些,看不懂"不划算的善良"。


那么,AI 这么强大的工具我们就不能运用在项目评审了吗?当然不是,我们有更聪明的打开方式。


#4
【实验优化】修正错误,学习更长远的“价值投资”


第一步:【AI+人工】人机协作黄金组合:

  • AI做"筛子":过滤明显不合格的申请;

  • 人类当"园丁":培育及甄别有潜力的种子项目。


图片
图片



第二步:【阳光算法】要求AI像玻璃房一样:

  • 公开评分维度权重;

  • 保留申诉复核通道;

  • 组建人工评审团,手动打捞被淘汰项目;

  • 设计 “AI 尺度”,赋予“人脑反馈”。


第三步:【多元投喂】给AI的"食谱"要包含:


  • 偏远地区、冷门领域、创新思路等全面化的项目案例;

  • 打造更健康的长期价值评估模型;(下期我们一起来讨论“AI与价值投资”这件事)

  • 社会影响力叙事样本征集,丰富 AI 指标,不再以数值作为唯一标准;

  • 给予多方的项目意见,包含资助官员、受益人、普通公众等意见。

#5
【写在最后的话】

或许,AI的出现以及价值,是让我们重新思考:
公益的价值,不仅在于效率和数据,更在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对社会公平的坚持。
如果有一天,AI真能参与分配公益资源,决定“谁能被帮助”,我们也需要确保——
它的算法里,不只是冷冰冰的公式,还有一点点人性、温度与良知

💡 毕竟,科技可以是工具,但不能取代价值判断。


互动时刻:未来AI真的能决定公益资金分配,你会支持吗?为什么?文末留言来一起讨论!




返回

合作伙伴

奇点微信